读中国哲学史.一些笔记

老子的处世方法     
老子把这叫做“袭明”。人“袭明”的通则是,想要得些东西,就要从其反面开始;想要保持什么东西。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。谁若想变强,就必须从感到他弱开始;谁若想保持资本主义,就必须在其中容纳一些社会主义成分。
    所以老子告诉我们:“圣人后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无私邪?故能成其私。”(第七章)还告诉我们:“不自见,放明。不自是,故彰。不自伐,故有功。不自衿,故长。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”(第二十二章)这些话说明了通则的第一点。
    老子还说:“大成若缺,其用必弊。大盈若冲,其用不穷。大直若屈。大巧若拙。大辩若讷。”(第四十五章)又说:“曲则全。枉则直。洼则盈。敝则新。少则得。多则惑。”(第二十二章)这说明了通则的第二点。
    用这样的方法,一个谨慎的人就能够在世上安居,并能够达到他的目的
庄子的绝对幸福
      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,通常道德的目的就是追求绝对幸福,但是绝对幸福是很难做到的。它建立在理解能力强弱方面。例如下雨了不能外出,大人通常不会生气,但是小孩子可能就会生气,因为小孩子的的理解能力对于大人来说太弱了。所以造成这种情况的出现。庄子的爱人去世的时候,人家去哀悼他妻子,确发现庄子在敲盆打鼓高歌,因为他知道这是一种天命,无以为抗。这种遵循天命的思想…………
有无的观念
      我们每个人都去追求有。熟不知无也为一用,所有的有都从无中来。怎么把无用好才是王道。

《大学》的治国之道

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…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: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。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

  1. 0楼
    micaty

    站在光明中看到的只是黑暗,站在黑暗中却拥有光明。

    2006-05-25 22:48